主管: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声明公告

温州:从群众需求出发创新治理体制

2014年,民政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下发通知,确定温州为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2016年,中央文明办确定温州为全国移风易俗工作试点城市,移风易俗工作见到不少实效……

回顾这几年的工作,温州市民政局在推进整体民政事业改革创新和转型提升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他们力求将民政工作做到百姓心坎上,进一步形成实实在在的惠民成果。

移风易俗工作深入人心

“丧事殡期最长不超过5天,摆放的花圈不超过2对,鼓乐队人数不超过13人,酒席总数不超过20桌……”今年,温州乐清市翁垟街道开展移风易俗促乡风文明行动,各村把丧事从简写进村规民约。

2016年,中央文明办确定温州为全国移风易俗工作试点城市。温州抓住这一契机,结合实际,注重顶层设计、试点先行,深入推进核心价值融入、婚丧礼俗整治、殡葬改革民生、文化礼堂教化、乡风评议推动、“五美乡村”创建六大行动。

乐清市作为温州市开展这项工作的试点城市,在移风易俗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据了解,在乐清市,普通家庭操办一场丧事少说也要十几万元,有钱人家甚至要花费上百万元。而在整改之后,各村设立村规民约,还整合人员建立“红白理事会”,以遏制婚丧嫁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破除封建迷信和陈规陋习。

另外,温州市还推进“禁新改旧”青山白化综合治理,引进无人机进山巡逻督察,建立常态化的“禁新”督察通报机制,每月抽查26个重点乡镇,巡查3000多公里,实行一月一排名一通报,实现禁新率100%。目前,全市完成坟墓生态化改造约7万座。

强化整治之余,坚持堵疏结合、有破有立,建立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和服务,为群众自觉开展新事新办、倡导移风易俗搭建平台,提供便利。

比如,大力推进生态公益性坟墓建设。目前,全市已完成87座公益性公墓生态园林化建设和改造任务。此外,加大完善殡仪服务设施建设力度,改造提升殡仪馆设施和治丧场所,提供从火化、吊唁、治丧的全程服务,其中乐清市在12个城市社区基础上,新增23个村,所有丧事活动统一纳入殡仪馆办理。

针对喜事,温州拓展全市1022个文化礼堂服务功能,为举办集体婚礼、少儿启蒙礼等各类喜庆及宴席活动提供场地,文成县大峃镇凤垟村、永嘉县岩头镇苍坡古村等近百个文化礼堂相继举办了“农村婚礼进文化礼堂”活动。

在温州,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喜事不办或减办的风尚初步形成。移风易俗改革让温州市不少地方的乡风民风焕然一新。

养老市场多元化发展

温州作为中国民营经济发源地之一,在养老服务业上也一直敢为人先。

目前,全市共有养老机构403家,养老床位共49945张,其中护理型床位19984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36张,建成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3644个,老年食堂2542个。

2014年7月30日,民政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下发通知,确定温州为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2014年以来,温州在养老服务业这一块推出了不少举措。

比如,利用“退二进三”政策变更闲置厂房使用功能,兴办养老院,推行“民办公助”措施等。这种种举措,都在推动着温州养老产业快速发展。

原先,养老机构用地属于公益性质,不能用于抵押贷款。2014年,温州明确了养老机构的用地为“其他商服用地”,从根本上解决了养老机构贷款难的问题。根据规定,温州市营利性养老机构可以利用有偿出让取得的土地、产权明晰的房产等固定资产提供担保。全国首个养老机构不动产抵押贷款的案例就发生在温州。2014年,中国光大银行北京总行批准给予温州泊岙老人公寓3000万元养老项目贷款。

除了可以抵押贷款,温州还创新“金融扶持养老”的思路。这一思路让不少社会力量减轻了压力。“金色小镇”是温州市首家高端养老院,总计划投资6亿元。这个高端养老园区的建设,和金融扶持养老分不开。2016年,浙江爱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与市金色小镇签订合作协议,注资2亿元合作开发高端养老服务项目。

实行“民办公助”以来,温州已经有5个项目挂牌成功,这些项目都会给温州老人带来多元化的服务。这些举措,降低了社会力量“入行”的门槛,也激发了他们投入养老市场的热情。

2013年6月,温州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的若干意见》,在土地规划、金融信贷、养医结合、人才培育、机构管理等方面全面发力,鼓励社会力量进入养老服务领域。

《意见》首创“备案制”,对于现实存在却无法达到许可条件的小型养老机构和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从实际情况出发,适当降低准入门槛,进行备案式登记。由民政部门监制,属地乡镇或街道来颁发“社区养老服务证”,从而让民办养老机构获准养老资质,为新的规范养老机构行业许可办法出台提供缓冲期。

今年,温州还将建成全市统一养老服务信息管理系统。覆盖市、县(市、区)、乡镇(街道)的三级养老服务信息管理网络。围绕老年人的需求,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紧急呼叫、家政预约、健康咨询、精神慰藉等多元化的养老服务。

新增避灾安置场所

更人性化

由于温州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台风等各类自然灾害频发。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着力加强部门在灾害应急、防御、救助等方面的联动和资源整合。

今年初,对照省、市民生实事任务要求,市民政部门下发《关于下达2017年避灾安置场所建设任务的通知》,各级各部门积极响应,统筹协调、共同推进。

截止2017年6月19日,全市避灾安置场所安全检测率、规范化建设率、挂牌率均已达100%,新增避灾安置场所449个,超出省市任务49个,超额完成2017年新增避灾安置场所建设任务。

2017年新增的避灾安置场所,在功能上更富人性化,所内设有厨房、床铺、淋浴房、娱乐室、母婴室、特殊人员安置室等,以更好地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

此外,温州市还建立了12个“救急难”基金,共计3893万元,在政府给予受灾人员补助后,对因灾致困对象再给予救助,社会效应更加明显。

为做到“防御在前、关口前移”,针对现有避灾安置场所存在的问题,市民政部门将统筹规划,计划通过3年时间用“新增一批、改造一批、提升一批”的方式提升避灾安置场所的保障水平。今年主要是完成“新增一批”,明后两年将对全市已建3000多个避灾安置场所进行改造和提升,全面构建覆盖全市的安全避灾保障网。


责任编辑:admin

中国老龄协会老年人才信息中心是全国老龄办直属单位。1996年,经中编办批准(中编发[1996]15号)成立中国老龄协会老年人才信息中心,其工作任务是:为促进老龄事业发展提供信息服务,老年人才信息网建设,人才招聘及信息提供,相关调研、培训与咨询业务。
    编辑部
    策划部
    宣传部
    外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