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声明公告

“保健品崇拜”折射两代人尴尬 父母吃“神药” 子女落“心病”

  每逢早高峰, 安徽合肥市的不少写字楼里都会出现老年人排队等电梯的奇特景象。

  这群本来退休在家的“银发族”,看上去重新过上了上班族的生活,他们步履蹒跚,但交谈时嘴里不停地蹦出“开会、团队、产品、旅游”等字眼。待到下班时,经常见到身穿工装的年轻人搀扶着手提大包小包的老人步出电梯。

  保健品,将这群素不相识的老年人与年轻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理财、保健品和电信诈骗,被列为当今老年人面临的最常见的陷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曾专门提醒公众,要警惕“专家义诊、权威证明、免费试用、宣称疗效”等非法宣传营销“陷阱”。

  而在千家万户的门后,面对身陷保健品骗局而不能自拔的父母,究竟管还是不管、如何去管,都成了下一代人的苦恼。

  老人不买产品了,“孙子”不来家里做家务了

  “买产品的费用越高,在团队里的地位越高。”派驻合肥的一家保健品公司经常将老人聚在一起“开会”。在这个临时组成的一两百人规模的团队里,公司定下规矩:购买产品费用达到8万元的,可以当会长,其次是副会长、秘书长、副秘书长等“职位”,对应着3万、5万、6万元等不同的“消费贡献标准”。开会时,“屏蔽”一切年轻人。

  70多岁的陈先生和老伴的退休工资加起来过万元,他们的子女均在国企上班,少有时间回家探望。一段时间里,陈老先后购买过五六万元的产品,但是未能如愿以偿当上“会长”,为此他找到当地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投诉过。

  这家公司会定期组织老人去外地旅游,旅游途中,一切行动都要听会长、秘书长的安排,这让老人有一种“荣誉感”,很多人为了保住“职位”,竞相购买产品,陈老就先后买了不少于10万元的保健品。

  此外,保健品销售人员善于“打亲情牌”,甚至会主动上门,帮“爷爷奶奶”洗衣、做饭、扫地,久而久之,一些空巢老人往往将这些工作人员当成自己的亲孙子、亲孙女。

  合肥一位67岁的刘奶奶,经不住工作人员的游说,买了3万多元的保健品,对方每天都去她家帮着做家务。过了几个月,刘奶奶因为积蓄不够,没有继续购买产品。那名工作人员嘴上没说什么,却3个月没去刘奶奶家,老人家着急地给“孙子”打电话,“孙子”答复:“你都不买产品了,我还天天来干吗?”

  最后,刘奶奶又掏了1万多元,继续购买产品。

  陈先生和刘奶奶的子女分别得知父母的购物经历后,都经常劝阻,可老人们宁愿听“亲孙子”“亲孙女”的“花言巧语”,也听不进自家孩子的话。

  “你们自己平时都不管我,我花自己钱买点东西你们还不乐意?”这是老人回应时最常用的一句话。

  “我们不能每个月坐飞机回去拦着不让她买呀”

  27岁的小杨在合肥一家媒体公司工作,去年过年回到婆婆家,见到一大堆包装粗糙的保健品,觉得“非常不能理解”。

  “我看了一下她买的钙片、螺旋藻、牙膏、即溶茶等各种产品,普遍比一些品牌的产品要贵很多。”小杨和老公也经常打电话劝婆婆,但是老人振振有词地解释:“包装看着破,是为了省钱,把利润让给消费者,这是在做公益。”

  小杨气急时曾想过,把婆婆买的所有产品送去相关部门检验,但是由于没空,这事也就不了了之。

  有一次,小杨好心寄回了一些从国外买的保健品,没想到婆婆大为光火:“让你不要买,非要自作主张!再买我就送人了!”

  “老年人怎么这么好忽悠,自己家人的话不听,听别人的话?可能一个人过惯了,太寂寞了。”小杨对婆婆的“执迷不悟”感到苦恼,她和丈夫反复商量过,也抱怨过。可是丈夫也没辙,“我们不能每个月坐飞机回去拦着不让她买呀!”

  如今,“保健品热”不仅在城市泛滥,也开始向乡村蔓延。不少村民更看重的是产品的“神奇功能”和“不要钱”。

  合肥的公务员小朱坚持每两周回安庆老家一次,最近,得知自己母亲、奶奶“捡便宜”的经历,他哭笑不得。

  从今年夏天开始,在他农村老家附近的空地或广场上,有人开车过来,推销一款据称可以治好高血压的床单。小朱的母亲和奶奶经常去“看热闹”。卖家承诺,当天花钱购买产品,第二天会将钱原数退回。

  第二天,村民真的在现场收到了卖家原封不动的退款,觉得“捡了大便宜”。包括小朱奶奶在内的村民跟着加入进来,相继购买产品,等着次日收到退款。可是,这一回,对方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么低劣的骗术,他们怎么就看不穿呢?”每次离开老家时,小朱都不忘叮嘱长辈不要再上当,可是等到回家,他又会发现多了几件“产品”。这让他备感无奈,“要怪只能怪自己不能陪在亲人身边,谁让我在外地工作呢?”

  “多考虑考虑老人的未来,我们自己才有未来”

  家住皖北的徐女士平时和母亲住在一起,但因为工作较忙,她很少关注母亲的生活,直到有一天,她偶然发现柜子里堆满了母亲背着她购买的蜂胶产品。此后,她又发现,家里还有商家送的“三无”净水器,号称不需要油炒菜的炒锅……她“严厉”地批评了母亲,告诉她下次不要再乱花钱。

  可是,过了一段时间,母亲又偷偷买了一些蜂胶,并且解释自己“头脑发热,错听了销售员的话”。

  “这些销售人员,过节的时候会给老人寄贺卡,等我们上班时给老人发微信推销产品,他们简直是防不胜防!”徐女士说,自己曾经在微信里与推销员聊过,警告他们再有此举,自己就去工商局举报,但他们还是“缠着老人不放”。

  “劝了好几次,也吵了很多次,都有点累了,母亲还是在买,去年买的保健品今年还没吃完。”徐女士时常思考母亲为何那么“固执”,为何不能理解自己的劝告。无奈之下,她只能安慰自己:“在不太影响生活、花钱不多的情况下,就由着她买吧。”

  “可万一她又‘偷偷’买了太贵的东西怎么办?”想到这一点,徐女士又变得不安起来。

  据安徽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委员洪敬谱介绍,近几年,关于老年人“被购买”保健食品、医疗器材的投诉案例非常多,其中大多数案例都是商家利用老年人“亲情依赖”的心理,钻老人缺少亲情关怀的空子,“哄”老年人购买大量保健品。他接到的投诉案例,最多的一位老人曾购买了近20万元的保健品。

  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副院长徐华教授认为,老年人“被购买”保健品的现象主要由3个原因所致:一是子女长期在外地或与老人分居,常年独居的老人由于社会经验缺乏,没有辨别能力,容易被“忽悠”,再加上老人缺少亲人的关怀,对于亲情会有渴望和心理需求,这让打着“亲情牌”的保健品商家有了可乘之机;二是现在子女的关注点和老人不同,老人比较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而子女比较关心自身的家庭和事业,二者的关注点有很大差异性,再加上缺少交流,子女不知道老年人平时在做什么、买什么,疏忽对老年人的关怀;三是子女的生活和工作压力都非常大,他们没有时间、更没有精力去识别父母是否乱买保健品。

  徐华建议,子女应该多交流、多沟通、多提醒,帮助父母提高辨别能力。此外,社会应当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义务,特别是老人所居住的社区,更应该担负应尽的责任,对一些存在消费欺骗行为的保健品卖家进行监督管理,从而对老年人的生活健康和消费安全负责。

  “年轻人因为工作原因,不能常常陪护在老人身边,但是他们可以多了解、多学习食品安全知识和消费方面的法律法规,向老人普及,和老人沟通。”洪敬谱则认为,除了身体健康,年轻一代应该更关心父母的心理健康,多为父母考虑、寻找、创造对外交流的平台和机会,鼓励他们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为他们营造健康向上的“朋友圈”。

  “对于自己父母的心理健康,年轻人如果不思考,不去做些什么,等到自己老了该怎么办?多考虑考虑老人的未来,我们自己才有未来。”洪敬谱说。


责任编辑:admin

中国老龄协会老年人才信息中心是全国老龄办直属单位。1996年,经中编办批准(中编发[1996]15号)成立中国老龄协会老年人才信息中心,其工作任务是:为促进老龄事业发展提供信息服务,老年人才信息网建设,人才招聘及信息提供,相关调研、培训与咨询业务。
    编辑部
    策划部
    宣传部
    外联部